关于苹果的资料200字 苹果的相关资料 关于苹果的资料有哪些

苹果的相关资料(100~200字左右)

苹果

成份:性热,含维他命A、B1、B2、C、苹果酸、淀粉酶、磷、钙、钾等矿质。

功能:整肠理胃,对下痢与便秘均有疗效,同时有增胖的影响。

比较其他水果,苹果含有一种宝贵的果胶成份,它是种可溶性纤维质,一个中等大致的苹果就含有五克这类纤维,较大部份果子类都要多;它和胆固醇结合后,会帮助人体将胆固醇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胆固醇沉积的目的。另外,对于今日食无定时的繁忙一族,由于胆囊缺乏进食的刺激而较少排出胆汁,胆汁在不断浓缩之下,很容易形成胆结石。苹果里的果胶也会和胆囊中的胆固醇结合排出,可以稀释胆汁,有预防胆结石的效果。

热衷减肥保持体型的男女不可不知,苹果里的果胶遇水后会膨胀,因此吃苹果后再喝水,会很容易饱肚;假如每天早餐和午餐饭前先吃一个苹果、喝一杯清水,如此便不会吃得太饱。可说是既容易,又经济的减肥瘦身法。

不过要注意的是果胶只存在苹果肉中,因此最好是吃整个苹果;即使将苹果榨汁,也不要去掉果肉,否则营养功效将大打折扣,故市面上出售的清澈苹果汁就普遍比较缺乏果胶成份。

苹果皮 助抗癌

苹果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效用,据美国民族癌病研究院在2001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含有黄酮的食物,可将致癌的危险减低一半,而苹果含黄酮的密度是所有果子之冠。另外,刊登在2000年《Nature》6月号,由康奈尔大学的所做实验也证实,苹果皮所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直肠癌细胞的扩散达43巴仙。

目前研究人员还未知道苹果中主要的抗癌成份属哪种。不过研究已证明常吃苹果有预防癌症功效。

常吃苹果5大好处

1.含大量果胶,可减胆固醇积聚。

2.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及维他命A、B和C。

3.含抗氧化物促进肺部健壮,可预防肺病。

4.含大量纤维,能促进消化,帮助减肥。

5.含黄酮和硼,可助预防心脏病、中风和加强骨骼健壮。

有关葡萄的资料

葡萄(grapes),葡萄属(vitis)落叶藤本植物,掌叶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几乎占全全球水果产量的四分其中一个;其营养价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

葡萄概述

葡萄

1、《名医别录》:葡萄,生陇西五原炖煌山谷。

2、《纲目拾遣》:琐琐葡萄,出吐鲁番[1],北京贷之,形如胡椒,系葡萄之别种也。按《紫桃轩杂缀》,琐琐葡萄,神农九草其中一个,中土久有,不俟博望从西域[2]带来也。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其中一个。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民族。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民族是希腊。[3]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色,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

葡萄品种很多。全全球约有上千种,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两大类。全球栽培品系有欧洲品系(europeangrape)及美洲品系(foxgrape)两大体系,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洲品种群。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的“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均属于东方品种群。“玫瑰香”、“佳丽酿”等属于欧洲品种群。鲜用或阴干备用。

葡萄(28张)

在果品中,葡萄的资历最老,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六百五十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有的学者认为在23000万年前至6700万年前就有类似葡萄的植物。

“提子”即广东语“葡萄”的意思,是商品名称。从广义上讲,红色的葡萄即为红提,黑色的葡萄称黑提,青色的葡萄则叫青提。然而,“提子”的叫法是在近几年引入美国红地球葡萄后才开始在国内流行的。大众只把从美国引进的红地球等葡萄称为“提子”,而对巨峰、玫瑰香等还叫葡萄。

“水晶明珠”是大众对葡萄的爱称,由于它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果实含糖量达10%~30%,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又有增进人体健壮和治疗神经衰弱及过度疲劳的功效。

编辑本段人工栽培生态条件 地形条件

1.纬度和海拔:全球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

葡萄树上(9张)

30-45度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海拔的变化较大,约200-1000米,河北怀来葡萄分布高度达1100米,山西清徐达1200米,西藏山南地区达1500米以上。纬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围内影响温度和热量的重要影响。

2.坡向和坡度:在大地形条件相似情况下,不同坡向的小气候有明显差异。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东南向)的坡地受光热较多,平日气温较高。坡地的增温效应与其坡度密切相关。一般坡地向南每倾斜1度,相当于推进1纬度。受热最多的坡地角度约为20-35度(在北纬40-50度范围)。葡萄因较耐干旱和土壤薄,可以在相对不大范围内发育根系,因此比其它果树更适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在种植葡萄时应优先考虑坡度在20-25度下面内容的土地。

3.水面的影响:海洋、湖泊、江河、水库等大的水域,由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容量较大,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陆地低,而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内陆高。因此,临近水域沿岸的气候比较温和,无霜期较长。临近大水面的葡萄园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浆果着色和质量好,因此选择葡萄园时尽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与海洋的地方。

土壤条件

葡萄可以生长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如沙荒、河滩、盐碱地、山石坡地等,然而不同的土壤条件对葡萄的生长和结局有不同的影响。

1.成土母岩及土心:在石灰岩生成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上,葡萄根系发育强大,糖分积累和芳香物质发育较多,土壤的钙质对葡萄酒的质量有良好的影响。全球上著名的酿酒产区正是在这种土壤上,如香槟地区和夏朗得—科涅克地区等。但土层较薄且其下常有成片得砾石层,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2.土层厚度和机械组成:葡萄园的土层厚度一般以80-100㎝以上为宜。沙质土壤的通透性强,夏季辐射强,土壤温差大,葡萄的含糖量高,风味好,但土壤有机质缺乏,保水保肥力差。粘土的通透性差,易板结,葡萄根系浅,生产弱,结局差,有时产量虽大但质量差,一般应避免在重粘土上种植葡萄。在砾石土壤上可以种植优质的葡萄,如新疆土鲁番盆地的砾质戈壁土(石砾和沙子达80%以上),经过改良后,葡萄生长很好。

3.地下水位:在湿润的土壤上葡萄生长和结局良好。地下水位高低对土壤湿度有影响,地下水位很低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差;地下水位高、离地面很近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葡萄。比较适合的地下水位应在1.5-2米下面内容。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在地下水位离地面0.7-1米的土壤上,葡萄也能良好生长和结局。

4.土壤化学成分:对葡萄植株营养有很大意义。一般在ph为6—6.5的微酸性环境中,葡萄的生长结局较好。在酸性过大(ph接近4)的土壤中,生长显著不良,在比较强的碱性土壤(ph为8.3-8.7)上,开始出现黄叶病。因此酸度过大或过小的土壤需要改良后才能种植葡萄。顺带提一嘴,葡萄在果树中,是属于较抗盐的植物,在苹果、梨等果树不能生长的地方,葡萄能生长的很好。

气候影响

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主要指标其中一个。法国人认为,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全球名酒。但对全球广阔的葡萄产区来讲,这种以土壤进行葡萄区划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和完全性。影响葡萄质量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仅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气候对葡萄的生长、结局和葡萄酒的优劣起主导影响,气候影响已成为诸多影响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影响。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气条件都是葡萄生长和结局所必需的,特别是夏秋季的天气状况。

1.光照:太阳能是葡萄进行光合影响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质量的90%—95%来源于光合影响。真正消耗于光合影响的太阳能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太阳总能量的1%。在我国一般葡萄园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大众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温度:温度(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局最重要的气象影响。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葡萄生长期(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对葡萄生长、结局的进程也产生重要影响。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全球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难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51℃之间。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纬20—40℃之间。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路线扩展的限制影响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欧洲葡萄向两极路线扩展的主要限制影响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3.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节分配,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影响其中一个。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全球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而我国主要葡萄栽培区的气候为季风气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温多雨,南方春季阴雨天气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除新疆外,对葡萄不利,水分胁迫现象对葡萄表现特别显著。生物学特性 温度

葡萄各种群在生长各个时期对温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早春平均气温达10℃左右,地下30cm土温在7-10℃

时,欧亚和欧美杂交种开始萌芽;山葡萄及其杂种可在土温5-7℃时开始萌芽。随着气温增高,萌发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长,最适于新梢生长和花芽分经的温度是25-38℃。气温低于14℃时不利于开花授粉。浆果成熟期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气温低于16℃或超过38℃时对浆果发育和成熟不利,质量降低。根系开始活动的温度是7-10℃,在25-30℃时生长最快。不同熟期品种都要求到有效积温,如早熟品种莎芭珍珠有效积温需21℃,中熟品种葡萄园皇后需25℃,晚熟品种龙眼需33℃才能充分成熟。

对低温的忍受能力因种类和器官不同而异,如欧亚种和欧美杂种,萌发时芽可忍受-3至-4℃的低温;嫩肖和幼叶在-1℃、花序在0℃时发生冻害。在休眠期,欧亚品种成熟新梢的冬芽可忍受―16℃至―17℃,多年生的老蔓在-20℃时发生冻害。根系抗寒力较弱,欧亚群的龙眼、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等品种的根系在―4℃至―5℃时发生轻度冻害,-6℃时经两天左右被冻死。北方地区采用东北山葡萄或贝达葡萄作砧木,可进步根系抗寒力,其根系分可耐-16℃和-11℃的低温,致死临界温度分别为-18℃和-14℃,可减少冬季防寒埋土厚度。

版权声明